隨著“雙碳”目標的推進,我國新型儲能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窗口期,從政策體系、技術創新、市場需求,到產業鏈和標準體系建設均實現躍升突破。截至2022年底,全國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,較上一年增長110%以上。
盡管行業發展迅速,但商業化依然充滿坎坷。安全困境猶存、成本疏導難、新能源配儲利用率低,仍是困擾新型儲能規;l展的“三座大山”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多位代表委員精準把脈行業發展難點、痛點,紛紛建言獻策。
安全困境猶存——
引導電池儲能邁向“核電級安全”
儲能對新型能源體系和能源轉型有多重要,它的安全發展就有多緊迫。2022年,美國、韓國、中國發生超過十起儲能電站起火爆炸事故,以鋰電池為代表的儲能電站安全已成行業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。
“國內電池儲能產業快速增長,但產品良莠不齊,對大容量電池儲能系統并網運行帶來新的安全可靠性挑戰!比珖䥇f委員、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建議,參照核電級安全,建立以失效概率為依據的電池儲能系統安全分級評估體系,并將該體系納入重大項目招標條件,引導電池儲能邁向以“核電級安全”為標桿的高質量發展。與此同時,加強電池儲能數據的統計、發布、共享。國家儲能平臺數據分級分類面向電池企業有序開放,以便電池企業支持建立更為準確的儲能電站安全預警模型,為儲能電池產品的不斷優化提供數據支撐。
儲能供應鏈安全也面臨嚴峻挑戰。去年持續的鋰電材料供應短缺、價格大幅波動給產業健康發展帶來較大不確定性!吧嫌钨Y源端往往無法匹配下游電池端的擴產速度。以鋰為例,一個成熟的鋰礦項目需要2年左右才能建設投產,不成熟的項目甚至需要5年至8年。且項目大多在海外相對欠發達地區,除常規建設外,還要重新建設發電站、運輸路線等基礎設施!比珖舜蟠、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建議,給予出海企業一定的政策或資源支持,在不弱化監管的前提下優化審批制度,推進對外投資合作各項業務便利化,縮短項目的投資建設周期。同時大力發展鋰電池回收技術,盡早實現電池回收再利用。
“當前新型儲能在原材料、非鋰儲能技術裝備等個別關鍵環節還需要補強打通,供應鏈穩定性水平也有待提升!比珖䥇f委員,中國能建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宋海良建議,圍繞新型儲能全產業鏈不同環節,支持培育一批新型儲能“專精特新”企業,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高水平協同發展。
成本疏導難——
容量電價呼聲再起
目前,全國多地將配建儲能作為新能源場站并網或優先調度的前置條件,但建設成本往往由新能源企業單一市場主體承擔,影響了項目投資積極性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建議,合理疏導儲能成本,合理界定輸配電服務對應的儲能成本,并將其納入輸配電定價成本構成范圍,并推動發電側儲能的運行和價格政策制定。
宋海良同樣呼吁,探索建立新型儲能容量補償機制和容量市場,合理體現儲能設施的裝機經濟效益。
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,曾毓群在提案中就指出,針對抽水蓄能國家已出臺了容量電價機制,但對于發展空間更大的新型儲能,卻無法同等享受容量電價政策,面臨不公平競爭,發展速度和質量嚴重受限。建議參照抽水蓄能建立適用新型儲能特點的容量電價政策,給企業形成穩定合理的收益空間。
儲能企業代表接力建議,持續呼吁新型儲能容量電價政策落地,已有反饋。去年8月,山東印發《關于促進我省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》明確,對示范項目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給予容量補償。今年1月,新疆發改委發布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進我區新型儲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》文章,明確給予新型儲能與抽水蓄能相同容量電價機制,建立新型儲能價格疏導機制,由源、網、荷共同承擔儲能發展成本。
無獨有偶。3月1日,湖南發布全國首個容量交易試點方案,發布了新型儲能容量市場化新交易品種,推動風電、集中式光伏等新能源與新型獨立儲能進入容量市場進行交易,省內63萬千瓦儲能企業將參與該交易,全年預計疏導儲能成本2億元。
新能源配儲利用率低——
深挖新型儲能融合協同價值
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此前發布的《新能源配儲能運行情況調研報告》顯示,新能源配儲等效利用系數僅為6.1%,儲能項目“建而不用”問題突出。
“目前,國內儲能電站的商業模式較為單一。發電側配置儲能電站主要依靠減少棄電率,提升發電效率增加收益;用戶側共享儲能電站收益主要來自峰谷價差,由于峰谷價差受到電價波動以及電網代購電的影響,整體收益不穩定。國外儲能電站的大部分收益來自電力市場交易,國內目前無法直接參與電力現貨交易,儲能電站收益來源單一!比珖舜蟠、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坦言。
換而言之,新型儲能規;l展,亟需“有身份”“有活干”“有錢賺”。宋海良指出,當前新型儲能在電力系統應用的穩定商業模式還未完全形成。建議加大力度支持企業探索新型儲能在支撐新能源基地規;馑、緩解電力供應壓力、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等應用場景中的一體化解決方案,深度挖掘新型儲能融合協同價值。對企業探索共享儲能商業模式給予適當政策傾斜。做好儲能參與各類市場的統籌設計,實現有效銜接,引導獨立儲能運營商形成多元化的成本疏導和盈利途徑。
全國政協委員,中國華能集團黨組書記、董事長溫樞剛建議,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配儲能,要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各類主體投資建設,鼓勵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儲能,積極發展共享儲能、電網側儲能、用戶側儲能。同時,推動已出臺的政策落地見效,明確儲能市場定位,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,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。
|